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能源环保产业:后奥运北京新经济增长点

更新时间:2024-04-28点击次数:

  常规资源短缺压力、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对北京经济发展的硬约束,要求北京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寻求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首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纵观全球产业发展格局,能源环保产业作为全球战略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逐渐成为全球新兴经济增长点。

  能源环保产业规模容量大、成长性高、带动效应强,对技术研发创新要求较高,符合北京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而且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战略资源优势明显,能够充分满足能源环保产业发展对技术、人才、信息等战略资源的需求。大力发展能源环保产业,发挥其自身的规模容量及带动效应,对于实现首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日,前身为“国家环保产业园”的北京中关村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确定了“中关村金桥能源环保产业总部基地”的发展定位,标志着北京能源环保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聚集发展新平台“中关村金桥能源环保产业总部基地定位研究”课题小组负责人、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北京作为我国首都高度重视节能环保问题,能源环保产业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要空间载体,北京能源环保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2007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清洁技术产业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49.6%,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的11.6%,成为园区仅次于通信设备之后的第二大产业。但是,尽管随着现代科技园区逐渐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涌现了软件园、生物医药基地、电子城等一系列专业园区和基地,但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专门的能源环保产业园。其中,中关村环保园只是体现一种发展中的环保理念,其重点发展领域是网络通信产业;海淀园、昌平园、丰台园的能源环保产业虽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几个园区都属于混合定位,能源环保产业集聚度不高,集群发展效应不明显。建立一个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能源环保产业园区,大力整合中关村、北京市乃至全国能源环保产业的资源,推动能源环保产业集群式发展,成为下一步北京能源环保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所在的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镇镇长房亚军介绍,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的前身是“国家环保产业园”,面对奥运后新的发展形势,金桥基地提出大力发展能源环保产业,发挥首都创新资源优势,重点吸引和培育能源环保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及职能型总部,打造专业化的总部聚集区,为能源环保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加快培育北京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基地能源环保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已经聚集了北京桑德环保集团、北京海斯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这些行业龙头企业是北京环保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打造能源环保产业总部聚集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助推区域协作发展环渤海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之一,其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重视。在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都市圈、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获得了长足发展,全方位多领域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随着国家启动制定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规划、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环渤海区域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加强京津冀、环渤海之间的区域分工和区域市场、要素和产业的联系,逐步推进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支持和引导区域产业转移,在区域范围内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群,成为下一步区域交流与合作的重点。

  赵弘认为,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在提升我国能源环保产业国际战略竞争力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而从区域资源禀赋及优势互补等角度看,北京发展能源环保产业应选择总部经济发展模式。京津冀是环渤海地区的核心,是最具基础和条件发展总部经济、形成“总部-生产基地”合作模式的区域,可通过区域间合理明确的分工和定位,形成能源环保产业完整“总部-基地”经济链条,推动环渤海区域能源环保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金桥科技产业基地位于北京城市六环路和京津唐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是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协作、区域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核心节点。在环渤海区域协作提速的背景下,基地将全力打造能源环保产业总部聚集区,建设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域的能源环保产业研发设计中心能源环保、展示与交易中心、专业化服务基地和高端制造基地,辐射周边、服务京津冀地区乃至更广阔的地区。房亚军介绍,下一步,金桥基地将从宣传与推广、环境建设与完善等重点方面入手,密切关注环渤海区域能源环保企业的战略资源需求,重点突破能源环保核心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抓住奥运后北京加快新城建设的契机,启动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借力环渤海区域协作提速,打造能源环保产业总部聚集区。